為了探討擋火板在輥道窯中的作用,以相似理論為基礎建立了輥道窯水力橫型,在模型模擬中改變擋火板布置形式。擋火板采用封閉型,即讓主流從燃燒室的上面流過,從而避免主流正向沖擊射流,減少干擾,射流的下游也設計成封閉型,能使高溫氣體回流到燒嘴火焰的根部,提高火焰根部的溫度,減少燃燒室的溫差。因為輥道窯中已經燃燒的高溫煙氣能從射流的上游及下游向火焰的根部回流,從而提高火焰根部的溫度,加速染料的燃燒,減少燃料室的溫差,同時下游的回流對克服射流的偏轉起到積極的作用。
擋火板對輥道窯內同一截面溫度分布的影響:
按照輥道窯的結構,在輥棒的下方設置固定式的擋火板,在輥棒的上方設置移動式的擋火板,目的是為了加強窯內氣凝的攪拌作用。但是擋火墻和擋火板的設置,目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設計模式。為此我們進行了詳細的動態測試,通過比較來分析究竟哪種或哪幾種形狀的擋火板最合適輥道窯的調節。
根據所測試的輥道窯內同一截面的溫度分布特點和燒嘴火焰溫度場的特點,分別將兩邊的一塊板提升8cm和16cm,目的是引導窯內熱氣流向溫度較低的窯壁流動,已增加輥道窯內溫度的均勻性。
擋火板對窯內同一截面溫度分布的影響是顯著的,而且他們對最高溫度的影響較為一致,溫度差8℃左右,但是它們對窯內同一截面的溫度分布的影響就不一樣了。雖然溫度比較均勻,但是偏低,而從1/8處到1/4處這一段的區域內,溫度上升的速度比較快。也就是說,溫度的均勻性比較好,雖然靠近輥道窯壁的溫度也比中心附近的低,我們知道窯內的溫度場是很復雜的,單憑調節擋火板是很難達到均勻一致的,但是這已經足以說明擋火板對于窯內溫度調節的可行性。
(1)擋火板在輥道窯中的布設是非常必要的。他對平衡窯內各帶的溫度,減少同一截面同一水平上的溫度的作用是明顯的,是減少窯內溫度、提高產品質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擋火板布設的型式多種多樣,可根據具體的窯爐結構及燒成產品對溫差水平的要求而靈活設置。
(3)有兩種型式的擋火板可以產生比較理想的結果。原因是這兩種型式的擋火板使高溫氣體從靠近輥道窯壁的地方流過式的阻力小于流過窯中部時的壓力,使得輥道窯內同一截面溫度的分布趨于均勻,因而能比較好的起到減少窯內溫差的作用。